创办人和中日友好
以对话进行民间外交
池田与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博士(1972年)
   池田大作深信,对话可以连结人心,秉持如此信念,他与各国各界人士对话,进行所谓的“民间外交”。他的目的在于构建一个超越国家、民族、宗教,维护生命尊严的人际网络。毕竟,对话是启发生命的作业,可让人从互不信任转变为互相信赖。

  池田由1970年代起,开始与各国领导人及有识之士进行对话。1970年,池田与欧洲联合运动先驱库德诺夫‧卡莱吉展望太平洋文明,进行了总计达10余小时的会谈。之后,又与20世纪杰出历史学家汤因比博士就世界和谐等众多话题进行了2年多的对话(1972-1973年)。会谈中,汤因比博士鼓励池田:“你还年轻,希望今后会展开类似的对话,以谋求人类大同的途径。”

  池田与关注人类未来的世界有识之士对话的次数,迄今达约1700次,对话性质超越宗教、民族、文化,其中一部分被出版为对话集,目前已超过60册。
中苏和解
与苏联总理柯西金会晤(1974年)
   1974至75年,池田接连访问了中国、苏联和美国,直接与各国首脑进行对话,以一介民间人士的立场摸索缓和紧张局势的途径。当时除美国苏联对立以外,中国与比邻的苏联之间也处于紧张状态,世界面临三极分化的危机。

  1974年5月第一次访华时,池田参观了北京市民构筑的防空壕,亲眼目睹中国人民感受到来自苏联的威胁。同年9月,池田第一次访问苏联。在会见柯西金总理时,坦率地问他:“中方关注苏联的举动。请问苏联有无攻击中国的意图?”柯西金总理断言:“苏联没有攻击和孤立中国的意思。”

  同年12月,池田带着这一信息再次访华。期间,他与周恩来总理会谈,两人共同确认了中日携手为世界和平与繁荣行动的重要性。池田听到周总理说中国绝对不做超级大国的话,结合先前他与柯西金总理对话的内容,使池田确信实现中苏和解的日子不会太远。事实上,历史也证明了池田的预测是对的。
以史为鉴实践友好对话
与当时的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对谈(1975年)
   从1980年代起,池田作更大努力与各国领导及有识之士对话。为了建设亚洲的永久和平,他特别与曾于第二次世界大战遭受日本军国主义蹂躏、现在仍然对日本抱有复杂感情的各国首脑,真诚地进行以史为鉴、看向未来的对话。他重点与中国、韩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亚洲国家有识之士对话,更与其中多人建立了深厚的信赖及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