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30
2025年度池田大作思想与中日人文交流研讨会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成功召开
       2025年6月29日,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创价大学、中国国际贸易学会日语与国际商务专业教学研究委员会联合主办的“2025年度池田大作思想与中日人文交流研讨会”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召开。本次研讨会以“池田大作思想与中日人文交流”为主题,来自中日两国的研究者共聚一堂,深入探讨池田大作先生的和平思想及其对中日关系的现实意义。

       来自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湖南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五十余所高校及研究机构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及同仁与会。

       在开幕式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刘建达副校长、创价大学铃木美华校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日语语言文化学院陈多友教授分别致辞。刘建达副校长在致辞中强调,池田大作先生作为中日友好的重要推动者,其思想中蕴含的人文精神与和平理念,对促进两国文化交流具有深远意义。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作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始终致力于搭建中外人文交流的桥梁,此次研讨会正是这一使命的重要体现。

       铃木美华校长回顾了两校25年交流历程,并强调,在当前全球冲突加剧的背景下,创价教育倡导的"既要扎根乡土,又须超越狭隘国家主义,培育世界公民意识"和池田大作的人本主义思想更具现实意义。最后,铃木校长表达了与广外继续深化合作,共同培养和平人才的坚定决心,期待通过学术交流为世界和平作出贡献。

       陈多友教授则指出,本次会议以“人本主义与和平——中日友好交流的新展望”为主题,这一主题深刻凸显在当今社会面临复杂挑战之际,追求和平与相互理解的重要性。面对人类共同的全球性课题,以人本主义精神为基础的对话与合作,必将为我们带来新的希望与可能。

       开幕式后,7位专家学者发表主旨演讲。中日友好协会程永华常务副会长以《筑牢人文交流“金桥”,推动中日关系持续改善发展》为题,高度评价池田先生对中日友好的贡献,并强调民间外交在双边关系中的关键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杨伯江所长从和平学视角,分析了池田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契合性。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陈多友教授深入阐释诠释了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对增进中日相互理解的实效性。创价大学高桥强教授聚焦池田先生“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分享了与中国学术机构的合作成果。复旦大学胡令远教授和厦门大学吴光辉教授分别从战后日本思想史的角度和数字化时代和平思想的拓展,探讨了池田思想的当代价值。长春师范大学张晓刚教授则从历史学视角梳理了池田大作推动中日文化交流的实践历程,强调民间交流对促进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历史作用。

       研讨会设置了6个平行论坛,50余位专家学者发表参会论文,并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中日关系中的实践路径、池田大作和平思想对促进中日人文交流的当代价值、中日文化交流的历史传承与创新发展、新时代背景下中日人文交流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如何通过青年交流增进两国相互理解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代表们通过专题报告、案例分析和互动讨论等形式,为深化中日人文交流提供了多元视角和建设性建议。

       闭幕式上,创价大学国际部安武妙子部长回顾了会议成果,表示通过此次研讨会再次从中国各位研究者的多维解读中深化了对池田思想的理解。并提出创价大学今后的目标:成为培育践行价值创造的“世界公民”的大学,致力于推动教育与研究活动的长足发展,尤其在研究领域,将深化全球池田思想研究者间的学术网络建设列为核心目标。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杨晓辉院长作总结发言,她表示未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将继续秉持开放包容的理念,加强与日方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推动更多高水平学术交流活动与人才培养创新项目的开展,为深化中日友好关系和促进区域和平与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本次研讨会通过跨学科、多视角的研讨,不仅深化了对池田思想的理论研究,更为中日两国在文化、教育、青年等领域的务实合作注入了新动力。与会者纷纷表示,将携手传承池田先生的和平精神,共同书写中日友好的新篇章。